佛光大学校长赵涵捷表示,「16+2」制度系将专业课程浓缩于前16周密集完成,学期最后两周则以AI(人工智能)与SDGs(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)为主轴,推动全校性跨域共学,让师生在实践中提升数码能力与永续素养,与全球趋势接轨。也特别感谢电脑技能基金会参与课程规划与师资支援,协助校方强化产学合作链结,提升学生实务经验与职场竞争力。
电脑技能基金会秘书长黄益丰表示,这是基金会首次与大学展开16+2的合作,长期以来推动实作与证照并重的培训理念,与佛光大学教学方向高度契合。未来期望能协助学生进入职场时拥有具体的技能与证照,增强跨域实作能力。
佛大与电脑技能基金会签署为期一年的合作意向书,双方将聚焦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拓展学生学习机会,透过提供AI及SDGs课程相关的讲师与教材支援,协力推动国内外电脑技能相关活动与竞赛,并共同办理技能证照考试,拓展学生职涯发展管道。
李副校长也特别在会中分享16+2执行进度,他表示本学期增设40门专业与证照课程,总时数361小时。AI课程12门、总授课15,090小时;SDGs课程5门、时数达4,320小时。课程设计紧扣未来职场趋势,有助于学生在理论与实作并重的教学架构中,建立跨域能力与实务竞争力。
佛光大学积极转型,致力于结合产业资源与高教创新,透过「16+2多元学习教学周」制度与策略性产学合作,积极打造兼具理论与实务导向的学习环境,期望培育具备全球视野、跨域能力与在地实践力的新世代人才,开创高教教学新典范。